去年的農歷五月五,小侄子在家族微信群里說“端午快樂”,大家議論紛紛,有些覺得端午節(jié)是紀念屈原殉國的節(jié)日,不應該說“快樂”,而是應該說“安康”。
我小時候每到端午節(jié),奶奶都會給我講屈原的故事,屈原殉國投江,百姓紛紛把粽子扔進水里,讓魚兒不要吃他的遺體。上了大學,遇到一個來自杭州的同學,他搖搖頭說不對,端午節(jié)是紀念伍子胥的,伍子胥為吳國立下了不世之功,卻被吳王夫差賜死扔進江中,后來化為潮神,每年隨大潮而來,人們賽龍舟、投粽子紀念他。好奇的我去找了一些資料,發(fā)現(xiàn)除了屈原、伍子胥之外,一些地方還紀念東漢的孝女曹娥。
其實,農歷五月五日進行祭祀這個習俗可能很早就開始了,《后漢書·禮儀志》中記載:“仲夏之月,萬物方盛,日夏至,陰氣萌作,恐物不懋。”因為五月夏至時,氣候濕熱,陰氣太盛,所以人們在這時都會進行祭祀。夏朝時人們在門上懸掛葦茭,取諧音“氣相交”之意;商朝時人們懸掛螺首,希望家內像螺一樣閉塞起來,不受陰氣襲擾;周朝時懸掛桃符,因為桃代表著氣息更替。而漢人把前朝的習俗都綜合起來,“故以五月五日,朱索五色印為門戶飾?!薄吨袊袼资贰分刑岬剑糯奈逶挛逑啾裙?jié)日,更像是一個“禁忌日”,因為五月時江南地區(qū)進入梅雨季節(jié),潮濕悶熱,百姓經常生病,艾草有治病的療效,所以采集艾草本身也是一種對即將到來的疾病季節(jié)的應對措施。
魏晉時期,江南地區(qū)產生了多種多樣的習俗,祭祀時間固定為了五月五日端午節(jié),南朝的隨筆《荊楚歲時記》記載,在五月五日,人們要“采艾以為人,懸門戶上,以禳毒氣”。到了宋代,端午節(jié)的習俗才大致固定下來,包括插菖蒲和艾草、貼鐘馗畫像、用白芷熏蒸屋內、吃粽子、飲雄黃酒等習俗。有趣的是,當時官府并不喜歡賽龍舟這類活動,因為它們在鄉(xiāng)間經常引發(fā)群體性的爭斗。
早期的五月五習俗里多少帶有原始崇拜的色彩。古時候的人們經常祭祀災禍的來源,就如《白鹿原》里寫到的那樣,村民們一方面覺得死去的田小娥帶來了瘟疫,不停咒罵她,一方面又在夜里偷偷地去祭拜她,祈求瘟疫不要波及自己家。河流發(fā)洪水就祭拜河神,地震了就祭拜大地。后來,人們逐步把對美好品德的贊美和追求融入了端午節(jié)日中,因此才有了紀念屈原、伍子胥、曹娥的說法,他們三人的共同點是身上都有忠心耿耿、憂國憂民、孝敬長輩這樣的傳統(tǒng)美德。
端午節(jié),說“安康”是對的,因為它的起源就是祈禱身體健康的習俗;說“快樂”也未必錯,我想,感慨“長太息以掩涕兮,哀民生之多艱”的屈原,看到家家戶戶都平安快樂,他心中也會平添一份慰藉吧!